首页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吴玉东院长在学校五届四次教代会暨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动员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25 17:22:44

凝心聚力  笃行实干奋力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bat365在线平台网站五届四次教代会暨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动员大会上的报告

(2024年2月25日)

院长 吴玉东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也是学校创建医科大学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全校上下锚定“十四五”规划和创建医科大学的目标任务,聚力聚焦全年59项工作任务,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内涵发展,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奋力书写沈医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年来,我们强化固本培元、争创一流,党建工作实现新跃升

1.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扎实成效,以高水平主题教育成果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党委获得全市第一批主题教育评估“好”的等次。

2.组织工作提质增效。完善基层组织工作细则,实现党的组织在教学科研实体机构全覆盖。开展共产党员工程立项94项。实施“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发展党员335人。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完成全校133名处级干部换届工作,选派6名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干部教育管理,举办干部培训班12期,13名组织员获得市级比赛奖项。

3.宣传思想工作持续深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力保障全年关键时间节点未出现负面舆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立沈医文创中心,推出独具沈医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高频次、宽领域、全方位加强对外宣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学校办学成绩76次,办学声誉进一步提升。

4.统战和群团工作不断加强。成立市属高校首家授牌的无党派人士工作室。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校团委荣获沈阳市“五四红旗团委”,研究生会医学实践团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进一步汇聚校友力量,新增各地市校友分会6家。

5.纪检监察工作纵深推进。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设立监察专员办公室。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与55个二级单位签订《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圆满完成省纪委两轮“微腐败”大清扫行动、医药行业回扣问题查处与纠治工作。3家单位获评全市首批“清风辽宁政务窗口”。

一年来,我们聚焦发展大事,攻坚克难,学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1.创建大学工作扎实推进。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学校创建医科大学工作。2022年12月,创建医科大学工作通过教育部批复同意。2023年9月,市委主要领导对创建医科大学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分管市领导专题调度;10月,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省教育厅向省长办公会汇报相关工作情况;11月,更名医科大学工作正式纳入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明确到“十四五”末期实现更名医科大学的目标。截至目前,在创建大学的31项指标中,学科门类、专业布局、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能力与水平等26项指标已达标;硕士点数量、科技奖励数量、省级重点学科数量、土地和建筑面积等5项指标正在努力前行。

2.规划行动计划有序实施。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制定《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开展中期评估,全面梳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开展校级规章制度“立改废”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修订“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开展学校内控管理培训,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业务规程。

3.医养结合育人模式初具雏形。聚焦“健康沈阳”民生工程,推进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医养健康人才培养模式,组建全国首家培养全日制本科层次医养结合人才的产业学院,着力构建集医养医疗、医养照护、医养人文关怀、健康管理于一体的高层次医养健康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医养结合试点工作被国家卫健委、民政部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医养健康产业学院获评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项目获批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23年度医学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立项项目。

4.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提升。办学规模持续壮大。全日制本科生达1.08万人,为建校以来的最大规模。招录硕士研究生263人,增幅13%。招生就业稳中有升。深化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包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成为沈阳市首批优秀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2项。在省级以上大学生竞赛和社会实践中获得奖项356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56人次,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全省仅有7所高校获此殊荣。

一年来,我们坚持学科引领、精准发力,学校内涵发展取得新成效

1.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全力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各项准备工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动任务落实。顺利完成临床教学体制改革,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院院合一”管理体制全面实行,临床教学同质化效果显著提升。新增非直属附属医院2所、教学医院4所、实践教学基地14所。推进教考分离,加强数字化题库建设,首批637人完成无纸化、多轮次、预约制综合考试。获批市级以上各类教学课题53项,其中教育部课题8项。荣获省级以上教学大赛奖项9项,其中荣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4人获评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获评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1部教材获评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学科专业建设强力推进。制定第五轮学科评估整改方案,历经四个阶段,动态调整新一轮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确定护理、生物学、食品与营养、口腔医学、生物与医药、马克思主义理论等6个拟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加强特色学科培育,在目录外自主设立全国首个“医养健康管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在软科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第8位。优化专业布局,获批3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总数达到27个。

3.高水平科研成果佳绩频传。获批纵向科研项目15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1项、省厅局级科研项目118项。获批横向课题23项。科研经费总计2427.04万元,增幅109.35%,实现历史性突破。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与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建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获批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科技创新智库研究基地各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引进人类学表型研究工作站,承办2023年国际心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20场。推进学会服务站建设,学会服务站获评优秀建站单位。

4.人才引育力度持续加大。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博士沈阳行”活动,继续实施“博士倍增”计划,引进沈阳市C类人才2名,招录27名优秀博士毕业生。三年来学校公开招聘博士教师115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比57.97%,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评选首届临床荣誉首席专家2人、首席专家12人、名医18人、青年名医32人。1人获评辽宁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护理学院获评“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5.国际化办学逐步深化。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交流,与比利时西弗兰德省参访团友好磋商,达成合作意向。学校加入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正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会员单位,获批“辽宁省高校国际化水平评估试点学校”。

一年来,我们坚持师生为本、汇聚力量,民生民心工程再获新进展

1.国际学院完成项目联合竣工和消防验收,研究生和部分本科顺利入驻。

2.完成7620万元近4千件教育贴息贷款设备招标采购工作,完成新建及改造教学实验室56间,校本部实践教学环境焕然一新。

3.改造扩建咖啡厅、校园购物中心,完成办公和教学用房调整搬迁,师生的生活工作环境显著改善。

4.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新校园一卡通系统投入使用,智慧学工系统、智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完成功能模块开放。

5.平安校园建设持续推进,开展全员“五项安全教育”和保密安全教育培训。

6.开源节流、筹措资金,提高教职工食堂伙食标准、教职工体检经费标准,推动发展成果共享,教职工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年来,我们深化体制改革、一体推进,附属医院各项工作打开新局面。

1.附属中心医院年度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8.36%。获批辽宁省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成为全省8个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之一。获批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4个。至此,我校两所附属医院省级重点专科共计达到12个,超出其他市属医院省级重点专科总和。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B+,位列市属医院第一名,较2021年度提升267名。获批国家呼吸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哨点医院等国家级荣誉称号4项,在中国技协·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能大赛中,获得资深专家组一等奖、团体优胜奖。

2.附属二院年度经济收入同比增幅14.8%。柔性引进骨外、运动医学、中医骨伤专家3人,引进培养博士4人。获得沈阳市科技创新平台2022年度绩效评估“优秀A档”。皇姑院区扩建工程住院楼完成封顶。

3.附属康复医院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办理和账户开立,医院内部装修工作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学校正在建设以康复医院为主体,配套健康体检中心、老年颐养中心、康养公寓等服务机构,全力打造高水平“医康养”示范中心。

各位代表、同志们,2023年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医护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回首这一年,全体沈医人笃定信心、接续奋斗,一路奔跑、一路前行,顶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以超乎寻常的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自身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目前学校办学空间不够,内部治理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增效赋能不足;学科专业核心竞争力仍然很弱,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缺乏;学校对标“健康中国”战略,主动服务辽沈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学校的对外影响和社会声誉与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良好期盼相比仍有差距,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并加以解决。

第二部分:2024年重点工作

2024年是学校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创建医科大学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学校的主要发展预期目标是:创建医科大学各项指标达到或趋近更名医科大学标准;高水平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获批本科新专业2个以上,7个专业通过省双一流验收;打造“一园一区两基地”产学研平台,获批组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个,力争国家级奖项实现突破;年度就业率力争达到90%以上,继续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附属康复医院实现挂牌运营,附属中心医院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大型三甲医院前列,附属二院综合实力进入市属医院前列。

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面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升意识形态问题处置能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凝练沈医核心文化,讲好沈医故事、传播沈医声音、展现沈医形象。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加强工会、共青团工作;进一步挖掘杰出校友资源;传递党的温暖,扎实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继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监督,强化专项整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2.打好创建医科大学攻坚战。加快推进医科大学创建工作,精准对标大学设置标准,补齐短板、对账销号,持续完善自评报告和支撑材料,力争在土地面积、硕士点数量、科技奖励数量和水平等指标,达到或趋近更名医科大学标准。

3.高水平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方针,强内涵、育特色,依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全面梳理各项工作,扎实开展自评自建,配合专家组做好线上、线下考察工作,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并通过全面整改,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理顺临床和教学关系,将临床科室与教研室合一、科室主任与教研室主任合一、医师与教师合一,实现教学与临床协同发展、互促共进。

4.推进学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对照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定期考核和监督机制,确保学科发展建设取得实效。持续推进第五轮学科评估整改工作。积极申报护理、生物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拓展临床专硕和公共卫生专硕基地,强化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引进和培育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人才,聚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积极推进与高水平大学开展战略合作。

5.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夯实一流本科教育基础,建设2~3门省级一流课程,力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现突破。优化专业结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7个专业通过省双一流验收。积极做好5个“新医科”引导性专业的申报工作,获批新专业1~2个。召开临床教学工作会议,全面落实临床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举措。深化医学教育研究改革,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导师资格遴选和导师库建设。稳步扩大本科生招生计划,本科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1万人左右。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300人左右,在校全日制研究生规模达到800人左右,同等学力研究生计划招生300人左右。继续教育计划招生4000人左右。留学生招生达到100人以上。

6.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招录优秀博士研究生,博士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8%以上。重点面向海内外招聘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健康与管理等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职称评审“指挥棒”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教师培训交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竞赛,力争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奖项6项。

7.强力推动科技工作提质提级。加大重大科研项目和高层次成果培育力度,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0项以上、省部级科技奖励3~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大幅跃升、力争进入省内同类院校中上游,国家级奖项力争实现突破;确保年度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以上;发表SC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二区以上达到30篇以上。获批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2个,争取获批省部级共建实验室。打造“一园一区两基地”产学研平台,即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科技园,沈阳市生物医药、中医药产业示范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8.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构建“三全育人”联动工作机制,打造医学类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深化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和全员包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上获得省级荣誉20项以上,在省级金奖、国家级大赛奖项上有所突破。

9.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聚焦服务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战略,对接“健康沈阳”民生工程,以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按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专业对接、课程衔接”的工作思路,加快新医科建设,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医疗产业人才,不断形成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10.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办学。新增国际友好合作单位2个左右。加强与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高水平大学合作交流并开展师生互访。深化赴日护士培养项目,加速推进护理专业赴德定向培养合作项目。聚焦打造“留学沈医”品牌,逐步推进留学生管理体制和课程体制改革,提升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11.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和发展支撑。争取政府支持,增加教育用地和校舍建筑面积和教学行政科研用房面积。通过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争取地方财政支持,推进科研中心、新学生宿舍等基础建设。完成中央财政贴息贷款及其配套项目设置及家具的采购、安装、验收工作。积极推进银校合作,逐项监督落实工商银行智慧化校园建设投入项目。积极引进高水平外文期刊数据库,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深入实施校园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稳步推进新建校史馆建设。持续创建平安校园,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师生安全意识教育,开展常态化隐患排查整治,做好实验室等重点领域专项检查及治理。

12.全力做好75周年校庆工作。以“节俭务实、热烈隆重、彰显特色”为原则,举办7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充分展示沈医的办学成就和奋进成果,营造爱校荣校热烈氛围,并以校庆为契机,赢得社会各方关注,凝聚助推学校发展的各方力量,进一步提高学校社会声誉。

13.全面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附属中心医院力争获批科研项目50项,其中省部级项目8~10项;获得各类科研经费1000万元以上;打造省、市级科研平台1个;引进博士20人左右;继续巩固市属医院龙头地位,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大型三甲医院前列。附属二院力争获批省级重点专科1个以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实现科研经费500万元;引进博士3~5人;确保建筑面积8.46万平的新病房大楼投入使用;继续巩固心血管及相关学科全市领先地位,综合实力进入市属医院前列。附属康复医院加速建设,深化与中城集团合作,加快建成高水平“医康养”示范中心,打造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医康养综合体,确保75周年校庆前夕挂牌运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让我们振奋龙马精神,要有龙腾虎跃的干劲、鱼跃龙门的闯劲、生龙活虎的拼劲,拿出“沈医人不服输”的劲头和“我与沈医共成长”的责任感,乘着学校发展的东风,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坚定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奋力书写沈医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党政办